近期,陕西西安出现多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,防疫形式严峻。
屋漏偏逢连夜雨,西安还出现了多名出血热患者,引起全国关注。
出血热是什么?
出血热,即流行性出血热,国际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,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,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。
其中,汉坦病毒的主要宿主是啮齿动物,而啮齿动物的尿液、粪便、唾液均可排出病毒。
因此,接触到啮齿动物(最常见就是老鼠)就是汉坦病毒传播到人类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目前,引起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汉坦病毒主要有两种:一种是由野鼠携带的汉滩病毒型(Ⅰ型),另一种是由家鼠携带的汉城病毒型(Ⅱ型)。
出血热会人传人吗?
关于出血热,主要有以下3个传播方式:
1、接触传播
出血热可通过含病毒的鼠尿、粪、呕吐物及鼠血、组织液等经显性或不显性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机体。
2、呼吸道
带病毒的排泄物(分泌物)在外界形成气溶胶,经呼吸道吸入,导致人体感染。
3、消化道感染
摄入污染的饮食、饮水可经破损的口腔黏膜和消化道感染。
值得庆幸的是,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宋蕊表示:出血热不是SARS、甲流那样的呼吸道传染病,不会在人与人间传染。
出血热就是鼠疫吗?
考虑到出血热的传播和鼠类相关,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将出血热和鼠疫联系在一起,甚至把二者划等号。
但是,出血热并不是鼠疫。
鼠疫是特指由鼠疫杆菌(一类细菌)引起的感染,属于甲类传染病,传染性和致死率都极高。
不过,鼠疫在我国已经十分少见。
出血热和感冒有什么区别?
出血热流行广、发病急、病死率高;常在野外工作的农民、从事农业产业、粮食加工的工人以及学生等群体的发病率会比较高。
一般来说,汉坦病毒在人体的潜伏期是7—14天(偶见短至4天或长至2个月),典型临床症状可总结为“三红三痛”。
“三红”是指脸红、脖红、前胸红,貌似醉酒;“三痛”是指头痛、腰痛、眼眶疼。
另外,患者会出现发热(常在39-40℃之间)、出血(口腔、眼结膜、皮肤出血)、肾损伤(少尿、蛋白尿、血尿)等症状;病程可分为5期:发热期、低血压休克期、少尿期、多尿期和恢复期。
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症状和普通感冒相似,但普通感冒主要以咳嗽、流涕、鼻塞等症状为主,全身酸痛、头痛、腰痛等全身中毒症状轻。
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,药店人需更加留意购买感冒药、退烧药的顾客,帮助判断疾病,如有异常,建议顾客尽快到医院就诊。